P1250157

埃及博物館(The Egyptian Museum;المتحف المصري)

又稱開羅博物館,現址成立於1902年,擁有超過十二萬件(又有十六萬件、三十萬件之說法)藏品。

057

▲ 門票,75埃鎊(約合台幣近400元)圖為館內最著名的藏品:圖坦卡門金面具

 

館內分成兩層樓,共五十餘間陳列展示室,一樓(ground floor)依照年代順序展示一系列古埃及的莎草紙畫、各年代的錢幣,新王國時期的文物等(真的有依照年代順序嗎?嗯,鄙人資質駑鈍,完全看不出來)。二樓(first floor)的展品更加經典而珍貴,包括了:圖特摩斯三世(Thutmosis III)、圖特摩斯四世(Thutmosis IV)、阿蒙霍特普二世(Amenophis II)、哈特謝普蘇特(Hatshepsut)等眾多法老陵墓中出土的文物,同時也展示了來自帝王谷(Valley of the Kings)的發現,其中便包含舉世聞名的圖坦卡門(Tutankhamun)和普蘇森尼斯一世(Psusennes I)完好無缺的陵墓文物。此外,上層需額外付費買票進入的木乃伊室更是館藏重點,收藏了包括拉美西斯二世等諸多法老、皇后、貴族的木乃伊(最著名者大概只有圖坦卡門的木乃伊不在此處,藏於帝王谷墓穴中)。

 

讀完上段,是否覺得眼花繚亂不知所云?若是,那就對了;我當初便是在經歷了二十小時飛行航程後,大清早下了飛機頂著睏眼,在遊覽車上被塞入了一腦袋拗口的法老名字與知識,懵懵懂懂地來到埃及博物館。

039040

手忙腳亂過安檢,將身上包包、雜物一樣一樣卸下放到X光機軸帶上,再一樣一樣撿起來掛回身上――這是在埃及的十天裡不斷重複的一個動作,到最後過安檢都過出心得來了。隨著人群踏入博物館前院,立刻將才剛吸收的那些似乎雜亂無章的知識扔到一邊,目光被院中滿滿的雕刻所吸引,心底的潛臺詞是:哇,好埃及喔。

真的,從人面獅身像到慵懶優雅的貓,全都很「埃及」,連那一大片毫無章法地填滿整座庭院的雕刻、塑像都非常有埃及個性――開始時我以為戶外展品都是複製品,後來才知道,整座埃及博物館,除了被收藏在大英(土匪)博物館的羅塞塔石碑以外,「全數」都是真品!數千年歷史的真跡,就這樣隨意矗立在院中,沒有隔籬、沒有拉線、沒有護欄,任人來來往往、與其親密接觸。

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、帶著愜意與隨性的霸氣;面對文物古蹟小心翼翼慣了的我,被驚喜與無措交織的心情折磨得很惶恐,終究還是不敢伸手碰觸,然而能夠靠近再靠近,幾乎與它們「呼吸相聞」,也已是幸福之至。

 

P1250166

▲ 館外一景

 

P1250165

▲ 這位先生你想幹嘛...

 

P1250162

▲ 擺放得非常...有個性

 

P1250160

▲ 不遠處就是RITZ HOTEL,有種古今交錯的有趣感受

 

P1250156

▲ 我很不敬地覺得這好像變形金剛的手

 

P1250153

▲ 埃及處處是貓

 

P1250150

▲ ...一種隨便擺、我家還很多的風格

 

P1250149

▲ 全都是真品...

 

P1250146

▲ 真品真品真品...

 

P1250147

▲ 人面獅身像

館外庭園可以任意拍照,館內就不能夠照相了,甚至連攜入相機都不允許。在這裡我們有約十五分鐘的時間自由活動,回到原地集合後,便需將手中相機交出,集中保管,出館後再取回(導遊拎了一個洗衣籃一樣的籃子來收相機,不知為何覺得很幽默)。

 

*這一趟旅程學到了太多,希望藉著寫遊記,能慢慢一點一滴將所學記錄下來,權充紀念。若是看得不耐,請自由跳過即可。 

054

▲ 外圈是睡蓮、中央種著紙莎草

博物館前除了雕像以外,另有一項參觀重點,就是正門前那片池塘。外圈水面上漂浮著的是睡蓮――也就是埃及的國花。當地導遊口中的蓮花,其實是睡蓮;但很多人(包括我)容易弄混,就連埃及人自己也時常將”lotus”與”water lily”混為一談,分不清兩者間的差別。回來查過了資料,確信古埃及人崇拜的,是睡蓮無疑。

仔細一想,確實是睡蓮更合情理一些:古埃及人對於生與死的信仰異常虔誠,相信日出為生、日落為死,並將亡者葬於尼羅河西岸;對許多神祇的崇拜,均與生死、輪迴、生命之循環有關。睡蓮擁有日高則放、日落則闔的特性,在古埃及人眼中,將它與太陽神相連結,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。古埃及甚至有睡蓮神Nefertem的存在;他是孟斐斯造物神普塔(Ptah)與戰爭女神賽克邁特(Sekhmet)之子,同時也是療癒之神與美之神,被認為是「每日日出時,太陽神Ra鼻尖的一朵藍睡蓮」(這意象實在太美。)

220px-Nefertum.svg   

▲ Nefertem(圖取自維基百科Wiki)

 

水池中央另外隔了內圈,種植著埃及非常獨特且珍貴的植物:紙莎草(Cyperus papyrus),又有Paper reed(紙草)、埃及蒲草、尼羅草(Nile grass)等別稱。紙莎草對古埃及人的重要性無可忽視,最廣為人知的用途自然是用來製作流傳千古、舉世聞名的莎草紙了;英文”paper”這個字的語源據傳便是源自於”papyrus”。

莎草紙的製作:

取紙莎草的莖部,切下適當長度,削掉外皮,留下內裡白色的部分。綠色的堅韌外皮不會被丟棄,而是集中起來,可物盡其用,編織製成草鞋、帽子等物。將內莖切成薄片,用木槌與撖麵棍敲擠,然後置入水中浸泡一週,去除其中的糖分。將浸泡過後的條狀薄片取出,縱橫交錯成網格狀排在兩塊厚布之間,再用機器(過去大約是使用重物如石塊等)重壓數日,乾燥後才能得到成品。

工序繁複,製出的莎草紙堅韌耐用,極其適合埃及乾燥的氣候,能歷數千年而不壞,古埃及人簡直是天才中的天才。

 papyrus1

▲ 莎草紙畫(館內不得拍照,圖取自網路)

 

古埃及的多神信仰因歷史悠久、地域廣大、地理形狀狹長等因素,各地時而各自發展、時而又混合重組,變得非常複雜,一時說之不盡。然而既談及紙莎草與睡蓮,簡要記錄一點上下埃及的概要知識:

上埃及(Upper Egypt):

埃及南部,地勢較高,保護神為鷹,法老戴白色王冠,代表花為睡蓮

下埃及(Lower Egypt):

埃及北部,地勢較低,保護神為眼鏡蛇,戴紅色王冠,代表花為紙莎草

未命名

▲ 手殘人自己畫的,當初只是為了記錄,看看就好XDDDDDD

我最初一直將上下埃及想成顛倒的方位(習慣了南下北上),但此處上下是以地勢高低來分,所以是南上北下才對。這些符號、標誌、特徵從第一日看到最後一日,幾乎每個景點處處可見,與其他神祇一起,於我而言從陌生到熟識,從懵懂無知到漸漸能認出石壁上的圖畫,彷彿像是有了感情一般,最後竟是戀戀難捨…

P1250130

▲ 能不能不走?

arrow
arrow

    小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